天津南港工业区
承载天津石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区域
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地处环渤海中心位置,是中国华北、西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进出口贸易口岸,临海临港,联结内外、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天津,中国北方经济增长核心区,在400公里半径内拥有两个特大型城市和12个大中型城市,消费市场辐射广阔。天津也是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唯一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工四大石化央企于一地的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完善的港口设施,庞大的消费市场,成就了天津石化产业的雄厚基础。
为落实中央对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2008年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双城双港”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南港工业区是“双城双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天津发展定位、破解港城矛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14年,南港工业区纳入国家石化规划布局方案。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天津南港工业区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南港工业区已进入国家战略,是天津市未来重大石化项目的唯一承载地和“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南港产业——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石化产业示范基地
南港工业区通过基础炼化、仓储物流、精细化工等组团建设,全力打造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链,通过产业共生和隔墙供应,推动产业向下游延伸,建设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和能量综合利用4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石化产业上中下游联动发展和规模聚集。同步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供应商、专业服务商,助力石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基础炼化组团:中俄炼化一体化、澄星重油综合利用等龙头项目即将启动建设,为发展石化下游产业提供多元化原料供应。
仓储物流组团:中石化商业原油储备库、国家原油储备库、中石油商业原油储备库牌成品油库等项目投入运行,中石化LNG项目投运在即。千万吨储备能力的国家能源储备基地基本成型。
润滑油组团:壳牌润滑油、加德士润滑油等品牌项目落户,组团全部建成后将具备70万吨润滑油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润滑油生产基地。
精细化工组团:依托龙头项目,引入中沙新材料、派瑞新材料、长芦新材料、农药国家工程中心等项目,纵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中,中沙新材料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截至2016年5月,南港工业区累计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1602亿元,其中,11个项目开工建设,17个项目建成投产。
南港物流——创建中国北方石化产品枢纽港
全力推进专业化工港区
南港港区拥有32.1公里岸线,规划建设服务石化产业的专业港区和服务大宗散货物流的综合性港区。目前,南港港区已拥有7个5万吨级化工专用泊位、6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和8个工作船泊位。2016年将实现口岸正式开放,具备10万吨级航道能力,远期预留30万吨通航能力。同步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荷兰皇家壳牌、挪威奥德费尔、美国环捷物流等国际知名企业为南港石化企业提供有保障的第三方化工品物流储运服务。
建设便利的对外集疏运体系
铁路:规划建设两条铁路,联通全国铁路网。目前,南港一线铁路工程已完成过半。同步规划建设南港轻轨客运线,连接南港工业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
高速公路:纵贯南港工业区的海滨高速(国家沿海高速天津段)是联通华东和东北地区最便捷的高速公路,目前已经通车。规划建设的滨石高速和南港高速均起于南港工业区,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进出港通道,其中滨石高速即将启动建设。工业区西边界的津歧公路是连接东北、华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另有中央大道、北穿港路、西中环延长线等多条主干路连通天津市其他区域。
管道运输:对外管输带连通天津港30万吨原油码头;区内规划建设规划建设85.6公里管廊带,实现原料及公共服务产品的管输供应。
航空: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实现与空港人流、物流互动。
南港配套——打造承接石化项目建设新平台
南港工业区将按照建设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等设施,形成统一的专业化配套。经过7年的开发建设,已从一片滩涂浅海,发展到初步具备承接大项目建设的新平台,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港公用工程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规划建设“水电气汽污”一体化、多联产公用工程项目,通过包括热电、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理等节点项目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和循环综合利用。华电集团牵头组织建设南港热电联产项目已进场施工。马来西亚恩那社集团牵头组织建设的南港海水淡化和工业制盐一体化项目和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建设的大型工业气体项目即将启动建设。威立雅环境集团建设的10万吨/年固废处理中心已建成投运。
市政配套设施等正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和项目需求有序推进。日供水10万吨的输配水中心投入使用。一座220kV变电站和一座110kV变电站投运,另有一座220kV、一座110kV变电站和一座35kV变电站即将投运。目前,南港工业区已具备480兆伏安/日供电能力、10万吨/日供水能力、340吨/小时供蒸汽能力、500万立方/日供燃气能力、55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累计百余公里道路通车,市政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南港安全环保——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南港工业区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和生产环境,是天津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着力建设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的生态园区。
严把安全环境准入关,加强安全应急管理
参照国际最高标准,制定严格的项目安全环保准入制度。坚持落实招商项目的环保、安全前期介入机制。规划先进的化工园安全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中心一体化平台、门禁管理系统,实现危化品服务商统一管理。实施园区封闭管理门禁系统建设,2016年底将实现工业区封闭管理。拥有配备天津市唯一远程供水系统的特勤消防站。
注重生态建设
与欧盟、丹麦驻中国大使馆、日本茨城等国际机构合作实施低碳、环保及产业共生项目,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全面开展生态湿地研究和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全方位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工业区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程,全面监测园区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坚持每年开展海域增殖放流活动,南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责任关怀”工作
南港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推行“责任关怀”的工业园区,践行石化产业关爱员工、关爱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自身形象的新发展理念,荣获中国绿色化工特别行动“责任关怀2012年度典范奖”,连续四年发布责任关怀年度报告。
南港服务——不断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
天津开发区集中人才、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倾力投入南港工业区开发建设。
健全的政策服务体系
天津开发区始终秉持“100-1=0”、“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企业服务理念,倾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为企业提供创新高效的政府服务,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
审批服务——天津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拥有省级项目审批权限,大幅缩减企业项目及建设审批时间。
人力资源——拥有自主经营的泰达人才公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满足企业多层次人力资源需求。
科技服务——完善的科技政策体系,为企业创建科技创新发展的优越条件。
项目建设运营服务——专职服务队伍,全程服务项目建设运营,即时解决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多层次的专业人才配套
天津工业历史悠久,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大量的科技技术人才和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队伍。国家和市属科研院所15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5个、市级新型研究中心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8个、各类专业人员50万人、石油及化工从业人员达22万人。
2015年6月,天津市推行人才绿卡制度,为人才来津在津创新创业提供一张“通行证”。持证人可通过网站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业务办理,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办理机构互联互通,实现“一点采集、多点共享、全程管理、快速办理”。
天津开发区通过搭建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每年为区内企业输送各级各类人才约2.3万人,其中一线员工超过1.5万人,充分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需求。
稳定的园区治安环境
南港工业区坚持依法、系统、源头治理,提高园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综合治理和治安保障。成立了南港工业区综合治理委员会,为综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公安、海事、边防、海警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南港海域、陆域进行巡逻检查,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形成联防联动、齐抓共管大治理格局,实施海陆一体化管理,确保区域治安和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打造国内最安全的石化园区。
舒适安心的生活配套
45分钟通达天津市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配套成熟的泰达城区,完善的生活设施,满足企业员工高水平生活和娱乐的需求。
泰达MSD为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专业配套,配备现代服务业综合楼、商务办公楼、剧院、博物馆和休闲广场,满足企业高端办公和高品质生活需求。
15分钟通达南港配套生活区,配备蓝白领公寓、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满足企业员工舒适、方便、快捷的生活、娱乐需求。
工业区内配有食堂、超市和公寓,满足企业日常接待、就餐、办公、住宿需求。
作为天津市未来重大石化项目的唯一承载地,南港工业区正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努力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