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快递->2025(第六届)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第六届)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8682025(第六届)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大会围绕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情况与管理经验,以及新技术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中的应用等内容展开研讨。来自政府、化工园区、企业、院校的超500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宁波市镇海区委书记、宁波石化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林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材料工业处相关负责人,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常委、宁波石化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大海,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石化材料处处长王金浩,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和矿山安全监管处(行政审批处)二级调研员王秉钺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提到,数字化技术已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通过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化工园区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有46家化工园区成为“智慧化工园区”,另有77智慧化工园区正在建设期。但与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化工园区现代化管理的时代要求相比,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还存在差距:一是智慧化工园区的数量差距明显;二是分布不均衡、参差不齐,智慧化工园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西部地区很多中小型化工园区有的仅实现了“有信息化平台”,且使用率、准确率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在实际运用中,不少园区重建设、轻应用,已建成的平台实时监控、大气水系监测做得较好,但功能预测、分析决策、集中控制与优化作用发挥的还不够。


对此,傅向升提出以下建议:化工园区要积极对标世界一流,继续组织实施“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工程”,让更多的已认定化工园区达到“智慧级”。在已有智慧化平台运营所积累的经验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持续创新、功能优化、平台升级、生产应用等,结合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的生产、工艺、物料、仓储等现场和实际,不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通过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推动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宁波市镇海区委书记、宁波石化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林斌表示,一直以来,宁波石化区坚定不移推动石化园区智慧化转型,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的新形势,宁波石化区将进一步驱动链群协同,依托“产业大脑”,优化产业链布局,畅通“产学研用”转化路径,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落地;深化数智赋能,推动智能技术与园区精细化管理、企业全链条生产运营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迭代智能防控体系,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筑牢安全屏障。期望与各位携手推动技术共研、场景共建、成果共享,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协同创新的世界级智慧化工园区典范,共创智慧化工美好未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目前全国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理论已成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借鉴和遵循的重要原则,但化工园区智慧化建设仍存在顶层设计系统性不足、工业互联网支撑薄弱、业务系统功能缺陷、企业端数字化基础薄弱、平台应用与运维管理脱节等问题。


对此,杨挺提出以下几点未来思考:一是园区委将深化理论创新,完善智慧园区顶层设计;二是将联合行业技术力量,持续完善智慧化工园区标准体系;三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轻量化解决方案;四是深化AI技术应用,赋能智慧化升级;五是通过梯度培育、标准研制、遴选适用技术等为化工园区智慧化提供更多的助力。杨挺表示,“十五五”期间,园区委将继续推动全国化工园区智慧化水平提升,目前已开发“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管理系统”,全国化工园区均可通过系统对智慧化工作进行自评估,并得到诊断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冯恩波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落地石化行业的技术路径与思考》的专题发言。他提到,流程工业存在3种时间尺度问题,包括快速时间尺度(分子反应与装置动态)、中等时间尺度(过程装置间的协调)、长时间尺度(物料与能量平衡)。多时间尺度模型的融合是流程工业AI必由之路。石化行业作为流程工业的一类,可通过将数据模型与机理模型结合,助力流程工业实现更加精准的过程预测和控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优化操作流程,使操作人员在中等时间尺度上更高效地进行决策。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浙江智汇元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莫威作了《打造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的报告。他表示,我国智慧化工园区正在由数据可视化向数据可分析阶段迈进。目前园区虽然建立了智能化管控平台,但是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偏低,关键业务数据无法实时上传。园区应以安全、环保、高效、可持续为核心目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产业运营,打通园区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形成自动采集、自动统计、智能分析及动态预警的闭环能力,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洞察与可靠的数据支撑,推动化工园区实现从被动管理升级为主动防控、从经验决策革新为数据驱动两大关键转变。


未来,公司将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园区运营管理体系,加速向智能化、无人化、生态化方向迭代升级。通过技术赋能,持续推动化工园区向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转型,构建安全可控、环境友好、运营高效的智慧园区新生态。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二级巡视员余晶俊分享了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化建设经验。他围绕提升安全水平、强化环保监管、驱动产业升级、优化企业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等维度,通过“智慧化、信息化、动态化”三化协同,“平台筑基、企业赋能、风险智控”三维联动的实施路径,全面分享了宁波石化区系统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的经验。还提出了园区未来打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石化样板”等目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处长马从越主持本次会议。会上,还发布了国内第一本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型工具书《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与管理》

作者:   来源:园区委

公告栏
暂无该类信息
 
·上海化学工业区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大...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扬...
·中国精细化工(泰兴)...
·中国石油化工(泰州)...
·中国氟化学工业园
·中国石油化工(泉港)...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
·中国石油化工(东营港...

版权所 有违者必究 2008-2008 
电话:010-84885049,84885925,010-84885242,84885342 传真:010-84885242
地址:北京市亚运村安慧里四区十六号楼1025室 
e-mail:yuanquwei@cpcia.org.cn 京ICP备102183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