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到了关键阶段,如何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的同时,推动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成为摆在各化工园区面前最大的挑战和最重要的任务。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对国内45家化工园区的调研,复工率在50%以上的园区约占统计园区数量的81%。大部分园区均积极应对突发,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复产复工的相关实施办法,将防疫情和稳生产上升为一级工作。面对海量的工作挑战,完善有力的制度是各园区建立起“疫情防护林”的不二法宝。
1.“网式全覆盖” 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为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和落实防疫防控主体责任,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梳理出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的160家企业,采取疫情防护网格化管理工作方式,分别由区管委会班子成员包干落实,派网格员进驻企业一线,督促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创造条件安全有序复工,其中石化区56家生产企业复工率已达到82%。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运用“1+1”的管理模式,即“管理网格化+会议网络化”:在园区245家企业的26个网格内,每天由各网格工作人员对网格企业进行走访和检查,实时实地了解企业疫情防控情况。同时,园区还成立突发疫情事件应急突击队和安全生产应急突击队,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将企业生产经营场所作为一级网络单元纳入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网格联络员,分片负责,定点定人,建立企业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网络,充分整个网格内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全面了解掌握各网格内企业信息,指导辖区内企业科学有序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宁波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在前期从7个对口管理部门抽调42名干部组织复工工作专班基础上,再次选调机关干部60人,实行片区网格化包干管理服务,担任“1对1”企业联络员,指导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防控督查组分组开展复工防疫督查,发现问题现场督导改进。
2.贴心服务 助推企业有序复工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成立了10个“两防三保”指导服务组,对园区所有企业进行指导与帮助。分管委会领导带队联系区内重点企业,建立专项工作服务群,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复工遇到的困难,已紧急为赛科、科思创、华谊新材料、罗姆等开具了正常生产证明,为汉高、赢创、巴斯夫涂料、舒驰、森韦得等公司提前复工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2月16日,区内生产企业复工率已达92%。
泰兴经济开发区强化监督指导责任与复工审核效率,构建驻厂员、联络组、分管负责人“三级”把控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全程督查各联络组、驻厂员在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工作中指导、跟进督办与落实情况,不断提升企业复工工作效能。在把防疫工作管控好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服务企业有序复工,特别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企业。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专门成立企业防控组,全天受理、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基地把防控关口前移,要求企业按照“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错峰返岗”的原则,提前谋划、合理设计生产和建设计划,分类分批安排人员返岗,科学制定人员隔离和医疗防护方案。同时,制定10条“硬措施”指导企业开展工作。
镇江新材料产业园在物流运输护航三联单保企业绿色通行的基础上,出台“帮办九条”等措施,进一步为园区企业物流运输开辟“一码一书绿色通道”。同时,园区管办还积极与各板块主动对接,为企业返程用工人员打通“最后500米”。
3.政策扶持 全面纾解企业困难
为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扶持措施,以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部分园区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区内企业扶植政策,针对园区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奖、补、租、税、贷五个方面。
南京江北新区日前发布了《关于应对当前复杂形势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金融支持、财政奖励、减轻负担、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意见》提出,因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经营性损失较大的企业,经主管部门评估认定后,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要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融资担保服务。新区行政审批局开通了防疫事项审批“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多渠道、有速度、更安全的政务服务。政策发布后,迅速对际华五三零二公司、基蛋生物、先声东元等6家公司进行了政策支持的兑现,支持企业加强针对疫情防控的研发和生产,助力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
针对疫情打乱企业生产计划和财务管理,导致短期现金流断档、增信不足等问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鼓励港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给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和减免利息支持,例如仅用2天便为海源化工办理2700万元展期贷款业务。同时制定紧急金融服务方案,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增加授信额度,优化审贷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服务、最优的利率提供专项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