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目前,疫情发展逐步得到控制,生产企业陆续启动节后复工工作。为了了解各化工园区内企业复工情况和相关问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于2月18-19日对国内45家化工园区进行了电话调研,本次调研涵盖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云南、黑龙江、河北、河南、甘肃、上海、陕西、辽宁、宁夏、广西、四川1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25家2019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和7家潜力十强园区),具体见表1。
表1 45家化工园区复工情况
以下数据更新于2020年2月19日
序号
|
园区名称
|
省份
|
生产企业复工率
|
复工企业开工负荷
|
1
|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东
|
82%
|
70%
|
2
|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67%
|
80%
|
3
|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
|
江苏
|
76%
|
81%
|
4
|
宁波大榭开发区
|
浙江
|
100%
|
80%
|
5
|
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
|
山东
|
80%
|
85%
|
6
|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
宁夏
|
31%
|
68%
|
7
|
扬州化学工业园区
|
江苏
|
72%
|
60%
|
8
|
东营港化工产业园
|
山东省
|
85%
|
——
|
9
|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
|
浙江
|
近100%
|
90%
|
10
|
泰兴经济开发区
|
江苏省
|
93%
|
60%
|
11
|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
河北
|
48%
|
84.7%(规上)
|
12
|
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东
|
51%
|
43%
|
13
|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
|
福建省
|
61%
|
61%
|
14
|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60%
|
30%
|
15
|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
|
浙江
|
89%
|
89%(规上)
|
16
|
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
|
江苏
|
83%
|
80%以上
|
17
|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
|
山东
|
100%
|
70%
|
18
|
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
|
江苏
|
73%
|
78%
|
19
|
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东
|
79%
|
80%
|
20
|
盘锦辽东湾新区
|
辽宁省
|
67%
|
75%
|
21
|
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
|
山东
|
100%
|
50%
|
22
|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黑龙江
|
18%
|
低于70%
|
23
|
泉惠石化工业园区
|
福建
|
17%
|
100%(不含炼油)
|
24
|
泰州滨江工业园区
|
江苏
|
45%
|
50%-60%
|
25
|
江苏如东洋口化学工业园
|
江苏
|
70%
|
70%
|
26
|
上海化学工业区
|
上海
|
92%
|
60%
|
27
|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
|
浙江
|
100%
|
70%以上
|
28
|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
|
浙江
|
100%
|
37%
|
29
|
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
|
山东省
|
90%
|
70%
|
30
|
南堡经济开发区
|
河北
|
37%
|
40%
|
31
|
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
安徽
|
92%
(安徽卓泰化工去年停产)
|
92%
|
32
|
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
|
福建
|
24%
|
86%
|
33
|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
|
甘肃
|
5%
|
园区内企业均是建设
项目,无开工企业
|
34
|
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
|
河北
|
100%
|
40%
|
35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
|
山东
|
64%
|
多数企业90%,联泓70%
|
36
|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
|
山东
|
83%
|
92%
|
37
|
洋口港开发区
|
江苏
|
83%
|
|
38
|
贵港覃塘产业园
|
广西
|
17%
|
-
|
39
|
曹妃甸化学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河北
|
100%
|
30%
|
40
|
三门峡陕州区产业集聚区
|
河南
|
100%
|
60%-70%
|
41
|
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
|
辽宁
|
100%
|
50%
|
42
|
薛城化工产业园
|
山东
|
63%
|
70%-80%
|
43
|
陕西富县化工园区
|
陕西
|
50%
|
100%
|
44
|
成都新材料产业园
|
四川
|
100%
|
80%
|
45
|
安宁工业园区
|
云南
|
|
50%(整个安宁市)
|
各园区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发展是硬道理,防疫是硬任务。各主力化工园区一手抓防疫,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截至到2月19日,在32家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园区30强和潜力十强化工园区中,企业复工率在80%以上的员工共有16家,复工率在50%-79%的园区有10家,复工率在50%以下的园区有6家。从统计结果来看,复工率在50%以上的园区约占统计园区数量的81%。大部分已开工企业的负荷率在60%以上,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期项目、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已开工化工企业负荷率达到100%,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受物流、人员返岗不足等因素影响较大,开工负荷率在30%-40%左右。在上周,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也对各化工园区内企业的开工负荷率进行过调研,上周开工负荷率普遍低于50%,本周开工负荷率大幅提升。
在复工进度方面,受调研的化工园区对企业都提出了复工备案和防疫抗疫要求,要求企业达到条件方可复工。目前企业总体复工进度在有序推进,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力保企业在2月25日前基本全部复工,上海化学工业区力保企业在2月20日全部复工,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规上企业将于2月20号前基本复工,其余企业在2月底前尽快开工。泉惠石化工业园区规上企业在2月29日前将全部开工,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内在建16个项目将在2月20日前全部复工,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则最晚3月31日复工。
按地域来看,江苏、山东、浙江是中国的化工大省,本次调研的45家化工园中,8家江苏化工园区中有7家复工率在70%以上。山东8家园区、浙江7家园区的复工率均在60%以上。各园区龙头企业基本未停产或全部复产,园区优批复生产防疫物资、民生保障产品生产企业的复工申请。
在建重点项目受疫情影响正在逐步恢复
经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调研,在建化工项目的施工受疫情影响进度有所推迟,主要原因集中在人员返岗困难、装置设备运输受阻两方面。
我们了解到,华谊一期工业气体岛项目计划2月25日起陆续恢复施工,将根据疫情防控、施工人员返程等情况逐步恢复各工程施工,计划于今年底建成。华谊二期75万吨丙烯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和氯碱项目于2019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准备复工前材料准备和防疫物资,逐步召回员工并做好隔离工作,初步计划于3月上旬恢复施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国际等企业承担的在建重大产业项目有16个,将于2月底前100%复工。古雷石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计划于2月29日复工。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施工正在逐步恢复。在石化基地二期二号乙烯装置的施工现场,约400名工人正在忙碌工作。受疫情影响,近期省际交通和往来鱼山岛的水上交通管控,吊装材料无法及时送达。现场的施工内容也随之调整为焊接、基础灌浆等细节工作。在保生产的同时,石化基地抓好防疫工作,返岗人员进岛后,都要在留观区隔离观察14天后才能复工。
企业复工面临诸多困难
经调研园区内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疫情影响,外省人员返岗有困难。这对南方及沿海园区的影响较大。因为一些外省人员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时回企业,能够回企业的人员也需要隔离14天,隔离期间工资照发,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是因物流管控,上下游开工不足,原料的输入及产品的外输及销售均受到影响。因原料不能按时输入导致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的情况非常普遍。还有一些企业因负荷率较高,但产品无法外运,导致产品库存爆满,需要寻找新的存储仓库。
三是防护物资缺乏,特别是口罩,多由各地方政府统一调配,可用于企业复工的口罩资源非常紧张。有些园区要求企业开工需要配备所需的防疫物资,因此有些企业无法满足条件,不能复工。还有管委会和企业配套集中观察点数量不足等对员工较多的企业提供了较大的挑战。
另外,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科研院所、贸易类等人员密集企业,目前尚未复工,仅有部分工作人员维持基本办公,导致部分重点项目设计、研发进展放缓,预计会延迟完成时间。
根据调研,园区复工所面临困难也呈现一些特点:一是在建项目因装置、设备、施工材料、人员等无法及时到位,施工进度普遍受影响较大。二是东部和南部沿海化工园区内企业员工许多是外省人员,返岗困难较大,而山东省内多数化工园区的员工为省内员工,因此人员返岗问题不严重,江苏、浙江在防疫和复工复产措施方面采取的比较早,人员返岗工作比较好。三是山东、广东等省份省内物流基本影响不大,跨省物流影响较大。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了解,现在企业的复工复产政策有所松动,像山东某些园区已经开始了“承诺复工”政策,即先复工,后审批。深圳福田区也采取了“先复工,后审批”模式。浙江与广东两省轰动朋友圈的“抢人”政策,更是让无数网友直呼硬核;江西省宣布取消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接下来的一周各园区势必将卯足干劲,全面恢复复工复产,与时间赛跑,夺回失去的一个月!
|